按照“乙类乙管”要求救治病人******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9日就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诊疗方案是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诊断治疗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规范,确保临床治疗的同质化水平,保证诊疗效果。第十版诊疗方案的核心理念就是对新冠病毒感染按照常规“乙类乙管”的传染病管理方式进行病人管理和救治。
临床救治强化关口前移
第十版诊疗方案颁布实施以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此,郭燕红介绍,第十版诊疗方案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调整:一是在收治措施方面,不再要求病例进行集中隔离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居家治疗或者到医疗机构就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可以接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二是在出院标准方面,不再要求对核酸进行检测。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治要求,特别是基础病情况和临床症状等,对其进行综合研判后决定是否出院。
“在临床救治方面,一是强化关口前移,对于轻症病例也要早期介入,特别是对一些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更要加强关口前移措施的应用。二是进一步规范重症患者的诊疗,完善了相关预警指标。三是坚持中西医结合。四是强化了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性疾病共治的理念。”郭燕红介绍,在诊断标准上,将新冠病毒的抗原检测阳性纳入诊断标准,主要考虑是抗原检测对病毒载量高的感染者有非常好的检测灵敏度。同时,抗原检测非常方便,简单易行,方便感染者在家里进行自测。
郭燕红特别提醒,从感染者的角度,即便不做核酸,出院以后也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居家观察,以不参加社会面活动为妥。
进一步优化“临床分型”
第十版诊疗方案中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为何做出这样的改变?郭燕红指出,从疾病的临床表现来看,普通型一般是代表了疾病最常见、典型的表现。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的致病力逐渐减弱,而且疾病的临床特点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大多数感染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发生肺炎的比例大幅度降低。因此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
她介绍,中型的定义是持续高热大于3天,在静息状态下吸空气的指氧饱和度要大于93%,影像学可见特征性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表现,但是它比重型,也就是氧饱和度小于93%的程度要轻。
第十版诊疗方案规定,根据感染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这样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有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研判,并给予综合的治疗措施。”郭燕红表示。
那么,对新冠病毒治疗的重症病例如何分类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第十版诊疗方案明确,将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定义为由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症病例;基础病加重、诱发基础病等,作为基础病或其他疾病导致的重症病例。
王贵强表示,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导致的重症,强调呼吸支持,包括早期的氧疗、俯卧位、气道管理等。同时,重视非呼吸衰竭导致的重症病例,包括基础病的综合救治。
中医治疗对重型、危重型增加随症用药方法
“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中医治疗部分也按照这个要求进行了调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指出,一是保持了延续性。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的核心病机并没有发生变化,仍属于中医“疫”病,因此保留了九版方案经过临床检验行之有效的主要内容。二是体现了针对性。当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多数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有肺部感染的症状,一些恢复期的患者有咳嗽症状比较明显的特点,对此,方案分别增加了“疫毒束表证”“阳气虚衰,疫毒侵肺证”“寒饮郁肺证”内容,以更好地满足临床救治的需求。三是增强了实用性。重型、危重型部分增加了随症用药方法,这在九版方案中是没有的,总结出多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并提出了具体方药,方便临床医生特别是非中医专业的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针对一些公众反映核酸以及抗原转阴以后仍然有遗留症状的情况,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第十版方案非常关注核酸转阴后康复的治疗,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特征,提出了三种状态的治疗方案:一种是针对感染后出现的乏力,同时又伴有脾胃虚弱,中药推荐用经典的六君子汤来治疗;第二种是乏力的情况下,同时容易出汗、心慌、胸闷,推荐沙参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进行治疗,能很好地缓解症状;第三种是针对咳嗽、痰少、嗓子不舒服,甚至有堵塞的感觉,推荐射干麻黄汤作为代表方进行治疗。此外,还可采用针灸以及推拿的治疗方法。(记者 金振娅)
一周网事 | 英国《卫报》评出2022年十大科学进展 欧盟委员会认定脸书母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一周网事
2022.12.16-2022.12.22
01行业动态
英国《卫报》评出2022年十大科学进展
2022年已接近尾声,而科研成果却永不落幕。近日,英国《卫报》发布了由十位科学家选出的2022年度十项重大科学进展:从重返月球任务到快速充电电池技术突破,从推动全球平等获得早期天气预警到包容性科学的发展,成果涵盖了各个领域。其中,中国的吸入式新冠疫苗以及中国科学院马越等人利用AI发现抗生素两项成果入选。
图源:《卫报》
人工智能将建筑物冷却能源成本降一成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英国“深度思维”等公司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AI)来优化建筑物的冷却系统,其能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控制建筑物冷却系统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测试结果表明,它将冷却建筑物的能源成本降低了10%左右。据悉,“深度思维”公司、谷歌公司和建筑控制系统制造商特灵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这款AI系统,用于控制大学校园建筑以及拥有公寓、餐厅和商店等设施的建筑的冷却系统。
欧盟委员会修订新法案,手机可拆卸电池或被迫回归
欧盟委员会新修订的一项法案旨在提高电池可复用性和持续性,或许要迫使可拆卸电池再度回归。该法案要求消费品牌将设备设计成可轻松更换电池的方式,或是通过移除电池后盖,或者只需要拧掉即可显而易见的螺丝。欧盟委员会认为,当更换电池变得更容易后,会延长消费者使用设备的周期寿命,从而减少电子垃圾浪费。
水凝胶电子器件首次3D打印制备
植入生命体的电子器件,可以是柔软而有温度的。西湖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周南嘉团队开发了一种水凝胶支撑基质和一种银—水凝胶复合导电墨水,在国际上首次通过3D打印制备出封装内部电路的一体化水凝胶电子器件。相关研究成果12月20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电子学》上。西湖大学博士后、论文第一作者惠岳表示,这一套技术方法,可以在个性化定制可植入电子器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云计算领域五大趋势
云计算的大规模应用一直是许多最具变革性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关键驱动力,未来也将进一步推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AR)、元宇宙、量子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美国《福布斯》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列出了2023年云计算领域的五大主要趋势,包括多云战略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提供助力、安全投资不可或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驱动、低代码/无代码云服务、云游戏创新等。
机器学习助力更好理解水的行为
美国研究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来理解水在零下100℃的行为。最新研究不仅能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水,也为更好地从理论上理解各种物质开辟了更多途径。他们还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计算了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该模型执行计算的速度明显快于传统技术,从而使模拟能更有效地进行。
图源:佐治亚理工学院
02企业资讯
投票超半数,马斯克或将卸任推特CEO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则关于“自己是否应该辞去推特CEO一职”的投票,并表示将遵守投票结果。超1750万网友参与了投票,最终结果显示,57.5%的网友认为他应该卸任,超过半数。若马斯克遵守该结果,他将辞去推特CEO一职。
图源:推特
欧盟委员会认定脸书母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9日,欧盟委员会初步认定,美国社交平台脸书的母公司Meta在整个欧洲的个人社交网络市场以及社交媒体在线广告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该公司将其在线分类广告服务与其社交网络挂钩,从而排挤对手。该公司还涉嫌单方面对在脸书或照片墙上投放广告的竞争性在线分类广告服务施加不公平的交易条件。欧盟委员会认为,这些做法违反了《欧盟运作条约》第102条,该条款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Meta在2023年将向元宇宙部门投入20%成本
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 博斯沃思宣布,2023年Meta会将总支出成本的20%用于元宇宙部门Reality Labs。据了解,今年前九个月Reality Labs运营亏损达94亿美元,Meta的元宇宙策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对此,博斯沃思表示,“Meta核心业务面临的压力,导致人们对我们进行的投资有所怀疑。但如果停止押注,只专注于短期目标可能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苹果将允许用户从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软件
为满足欧盟委员会的严格新规,苹果计划于2024年允许其iPhone和iPad用户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替代App Store。客户最终可以在不使用该公司的App Store的情况下,将第三方软件下载到其iPhone和iPad上,从而避开苹果公司的限制及其对付款金额收取的高达30%的佣金。
整理 | 李飞
来源 | 科技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网、环球网、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