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民法典施行两年间共审结一审人格权纠纷案33万件******
光明网北京1月12日电(记者 孙满桃)在民法典施行两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的工作情况。
据介绍,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一审物权纠纷案件65万件、合同纠纷案件2027万件、人格权纠纷案件33万件、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案件92万件、环境资源类案件31万件,涌现了一大批适用民法典化解纠纷的典型案例,如安徽合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浙江杭州“地铁萌娃”肖像权纠纷案等,发挥了鲜明的导向作用。
据最高法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刘贵祥介绍,民法典颁布后,最高法立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20年5月28日有效的全部591件司法解释进行逐一清理,废止116件,修改111件。
另一方面,民法典的新制度新规则通过审判实践不断转化成强大的社会治理效能。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批涉及英烈人格利益保护、居住权、物业服务合同、保理合同、家风条款、自甘风险、好意同乘、高空抛物等民法典新增重点亮点制度的案件,取得了良好效果。
基于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汇聚的全国案件文书数据进行的检索统计显示,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适用民法典英烈保护条款的一审裁判文书数量达679件,居住权为772件。
上合组织国家减贫与发展重庆第二期研修班开班******
中新网重庆1月11日电 (记者 周毅)记者11日从西南大学获悉,由该校承办的上合组织国家减贫与发展重庆第二期研修班开班,来自塔吉克斯坦农业部,卫生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移民和就业部以及发展委员会等部委的专家,将通过网络培训的形式参加为期10天的学习。
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安春元介绍,本次研修班课程分为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三个环节。研修班将围绕重庆脱贫攻坚经验、中国精准扶贫评估理论体系及其实践应用、全球视野下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国社会保障兜底减贫的政策演进、主要做法及其启发等方面,设置专题讲座12讲,以期对塔吉克斯坦的参研学员有所启迪,对上合组织国家减贫提供有益借鉴,为推动构建安定团结繁荣进步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重庆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李明全在致辞中表示,塔吉克斯坦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重庆始终重视与塔吉克斯坦的交流合作。本次培训也是重庆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持续深化与塔吉克斯坦友好合作的务实之举,希望通过实践积累的重庆经验,为塔吉克斯坦减贫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