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厂房建到家门口 山西上党延伸乡村产业链条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长治2月3日电 (李庭耀 赵彦杰)剪菇柄、烘干、筛选、清洗……春节期间,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西火镇梁家庄村“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村民们分工明确忙着进行干香菇加工。厂房建到家门口,当地延伸乡村产业链条,赋能乡村振兴。
在修剪车间,村民牛燕花正在对鲜香菇剪柄。“厂房建到家门口,反正在家也是闲着,我就和其他村民一起来这里上班。”她告诉记者,除了剪菇柄,自己还负责把香菇放入空气能热泵烘干机进行烘干,每天能挣70元。
面对资源匮乏、人口流失等问题,如何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赋能乡村振兴?西火镇探索成立“西火三农”农村集体经济平台公司,以“公司+经济合作社+社员”的发展模式,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运营管理,由全镇30个农村经济合作社组成,24508名农村经济合作社社员间接持股。
香菇正在被烘干。 赵彦杰 摄2022年,这家公司通过网络直播等手段,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为西火镇东庄村的红薯粉条、北大掌村的香菇、东火村的花生、庄子河村的大樱桃取得了更多订单。
山西老西火三农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志军介绍,依托西火镇北大掌村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香菇菌棒规模化生产的产业基础,该公司在去年延伸乡村产业链条,打造“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
“干香菇加工基地的建成,既解决了合作社鲜香菇储存时效短的问题,又提高了香菇的附加值。”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赟说。
“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可以带动周边四五十名村民打工增收。 赵彦杰 摄赵志军告诉记者,每5斤鲜香菇可以生产1斤干香菇,“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可年产干香菇10万斤,产值可达500万元,“不仅能带动周边四五十名村民打工增收,更能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新的一年,我们计划为周边村民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带动更多人种植香菇,将产业做大。”赵志军表示,接下来,“西火三农”干香菇加工基地还将生产香菇酱等产品,提高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完)
紫盖雾凇挂满枝 银装素裹美如画(图)****** 受强冷空气影响,近日,在南岳72峰之一的紫盖峰,迎来了2022年的最后一场雾凇美景,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宛如琼树银花,如梦如幻,分外妖娆。 尽管登山的路途有点艰辛,但是一路上的雪景也让人眼前一亮,还没完全褪去的绿色叶子和泛着冷光的雪白,萧瑟的氛围突然蔓延开来,深深浅浅色苍茫,可谓一步一景,步移景换,景景如画。 到半山腰后,雾凇开始慢慢多了起来,晶莹剔透的银枝在寒风中微微摇动,妖娆多姿,山上草木一枝一叶都被洁白晶莹的霜花包裹了起来。伴随着浓雾涌动,雾里看花,如童话世界一般。漫山遍野的雾凇冰花,一簇簇、一团团、一串串……点缀在山间每一个角落。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达到紫盖峰顶,此时的峰顶已被大雾环绕,漫山的青松古树覆裹着雾凇,有如银菊绽放、海底珊瑚,共同交织成一幅幅冰雪国画长卷,如梦似幻。(文峰 周彭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